3月23日晚,四川瀘州市納溪區石通村發生一起
食物中毒事件,上了熱搜。食物
中毒事件造成4人死亡,13人住院。經
調查,這些人曾于3月21日晚,參加了同一場白事酒席。
經過當地公安機關和醫療專家診斷,死亡和中毒住院的人都符合
甲醇中毒的特征。有證據表明是誤食醇基燃料所致。也就是說,現場有人將含有甲醇的
酒精燃料當做酒,分給現場賓客喝了,造成4死13傷的慘劇。
我國經過這些年來的大力整治,用工業酒精勾兌
假酒售賣的不法行為已經基本消失,但甲醇中毒的悲劇仍偶有發生。這起事件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
醇基燃料,就是我們常說的酒精燃料。很多小餐飲場所或者工地食堂會使用工業酒精燃料作為炒菜生火的熱源。由于使用場景都是一些臨時場所,所以管理很松散,這些工業酒精很可能被隨意堆放。一些上了年紀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有可能錯誤地把工業酒精燃料當成散裝白酒誤服。這起事件很可能就是這么引起的。
一旦發生甲醇中毒,發現時往往已經晚了。因為甲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一般為2-36小時,如事先曾飲酒,還會使潛伏期延長。加上中毒者喝了酒,意識不清,親友很可能把一些異常癥狀當成醉酒的表現,疏于警惕,錯過最佳就醫時機。
甲醇中毒的臨床表現以視神經系統癥狀、代謝性酸中毒、弱視、失明為主。急性甲醇中毒對視力的損害是緩慢并且逐漸加重的,就算及時就醫給予積極治療,已經損失的視力也很難恢復到病前水平。因此次事件的住院患者,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對視力的損害也很難挽回了。
所以再次呼吁大家,對于外包裝不明、來源不明的液體,無論多么像酒,都不要往嘴里送。如果購買白酒,要去超市、商場等正規渠道。使用燃料酒精(甲醇)的場所,不能和食品原料混放,要有明確標識。
本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