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重慶市市場
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32號通告,檢出不合格食品29批次。
8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8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開州區廖法標副食超市銷售的干山藥,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呈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泡小米辣(鹽水漬菜),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秀山縣漆樹園酒坊生產的玉米酒,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巴南區衛民餐飲店加工自制的白饅頭,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璧山區錦瑞食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湖南崀山素味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牙簽豆干,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北區徐衛丹烘焙店加工自制的巧克力曲奇餅干,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南川區風之彩商貿有限公司坤罡龍都店銷售的、標稱濟源市源星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柿子醋(釀造食醋),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北碚區來渝佳食品廠生產的冷面皮,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造成健康危害,但過量食用會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在蔬菜干制品的最大限量值為0.2g/kg,二氧化硫殘留量在醬腌菜的最大限量值為0.1g/kg。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者使用劣質原料以降低成本后為提高產品色澤而超量使用二氧化硫,也可能是使用時不計量或計量不準確,還可能是直接使用亞硫酸鹽浸泡所致。
糖精鈉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劑。糖精鈉對人體無營養價值,食用較多的糖精鈉,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發酵面制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鈉(以糖精計)。發酵面制品中檢出糖精鈉的原因,可能是餐飲店為改善產品口感而超范圍使用。
9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9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巫溪縣綠之源蔬菜銷售店銷售的香蕉,吡蟲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綦江區一家合百貨超市銷售的香蕉,噻蟲嗪、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大足區棠香街道清明橋路2號易海兵銷售的牛蛙,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羊駙馬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羊蹄,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要求;重慶市合川區太和鎮合佛路老綢廠農貿市場龍臘梅銷售的二荊條,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開州區壹天食品超市銷售的螺絲椒,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永川區內環南路864號120號攤位廖禮超銷售的牛蛙,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渝北區伍乾鵬生鮮超市銷售的沙地蜜薯,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渝北區田憨娃生鮮食品超市銷售的豇豆,啶蟲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毒死蜱是一種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機磷殺蟲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毒死蜱在辣椒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
噻蟲嗪是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胃毒、觸殺和內吸作用,對蚜蟲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嗪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噻蟲嗪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
噻蟲胺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對蚜蟲、斑潛蠅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胺在茄果類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5mg/kg、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長期食用恩諾沙星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中蓄積,進而對人體機能產生危害,還可能使人體產生耐藥性菌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牛蛙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
啶蟲脒是一種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對蚜蟲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啶蟲脒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啶蟲脒在莢可食類豆類蔬菜(菜豆、食莢豌豆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4mg/kg。豇豆中啶蟲脒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4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云陽縣超前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四川新大名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食用植物
調和油,過氧化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三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學府新城店銷售的、標稱蘇州市蘇太太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成都怡康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炒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津區石門鎮劉勇食品超市銷售的、標稱貴州垚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雙龍素牛筋(調味面制品),酸價(KOH)不符合產品執行標準要求;江津區玉泉酒坊生產的
高粱酒,固形物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敗的早期指標。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但長期食用嚴重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被氧化,還可能與產品儲存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等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辨別出油脂酸敗特有的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值(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食品生產者原料采購上把關不嚴;油脂加工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環境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油脂的氧化酸敗。
5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綦江區正欣食品經營部銷售的精品軟皮二荊條,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大足區蔡何園蔬菜種植基地銷售的老姜,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合川區新佳惠百貨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水洗黃姜,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璧山區蘭子蔬菜配送經營部銷售的茄子,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高新區西永大道14號附76號王健銷售的西紅柿,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以Cd計)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以Cd計)在在新鮮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塊根和塊莖蔬菜、莖類蔬菜、黃花菜除外)中限量為0.05mg/kg。鎘超標可能是產品在種植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
鉛是最常見的重金屬污染物,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重金屬元素,可在人體內蓄積。長期攝入鉛含量超標的食品,會對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產生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鉛(以Pb計)在新鮮蔬菜(蕓薹類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薯類除外)中的限量值為0.1mg/kg。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沙坪壩區眾的食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瀝發(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漢堡面包,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巫溪縣柏楊街道鑫輝超市銷售的、標稱巫溪縣辰逸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香牛肉干,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生物毒素問題,為云陽縣江龍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花生米,黃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